2024年7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暑期支教团已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平睦河小学开展支教活动10天,在这十天里无论是学生还是志愿者都各有收获。
一、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守护
华中农业大学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赴秭归支教团始终贯穿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题,在开展相关课程的同时,也从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社会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访谈等形式切实的了解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处境,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志愿队调研组的队员与当地中学教师代表进行交流 许盈盈摄)
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许多乡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面对学习压力和生活困境时,常常感到无助和焦虑。为了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支教团特别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同时,志愿者们还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和需求,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他们发现,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无法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却寄予了厚望。因此,志愿者们还通过家访的形式,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此外,支教团还积极与学校管理层沟通,了解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和需求。他们发现,虽然学校已经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志愿者们建议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如此特别的课程
陈和钿老师开展的“动物科普课”和李云国老师的“神奇动物在哪里”课程一同为平睦河小学的孩子们构造了一个科学的认识自然界动物的框架。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魅力展现给孩子们。
陈和钿老师利用丰富的图片和各种师生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参与到动物知识问答和动物角色扮演中来,孩子们了解到动物生命的开始是生命科学精妙绝伦的产物,并通过对牛奶、鸡蛋、牛肉等贴近生活的物品的详细讲解,在提升小朋友们生活常识的同时,提升小朋友们的科学素养。
(陈和钿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牛的身体结构 沈于然摄)
李云国老师则通过各种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同学们观察了解各种珍奇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鼓励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们亲自总结、踊跃发言,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面。
(李云国老师给学生们介绍鸭嘴兽 米莹摄)
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还学会了尊重和保护动物,树立了正确的生态观念。生态文明建设从小孩子们抓起,这次课程或许只是孩子们课程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他种下的关于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将从现在开始萌芽。
刘杨昊老师开展的话剧鉴赏向小孩子们展示了“舞台上奇妙的魔法”,话剧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话剧是在屏幕前遥远的另一端。刘杨昊老师通过优秀话剧作品的赏析,以及亲自设计适合小朋友的剧情,鼓励同学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精心“定制”角色,让同学们参与到话剧的排练和展示中。从此孩子们不再只是荧幕前的观众,也成为“话剧舞台”上的角色。参演小小话剧的经历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一角,或许在某一天平睦河的小孩会站上真正的话剧舞台。(作者:王心怡)
(李云国老师给学生们介绍鸭嘴兽 米莹摄)
推荐阅读:旗龙网